服务热线: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保税区桃花路腾邦物流大厦5楼
手机:0755-83485999
jbo从起源上讲,咖啡只能算个“毛头孩子”,毕竟中国的茶叶随便就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咖啡登上世界三大饮料舞台,只有短短500年。
也正因为这样,咖啡的来源不像茶叶有着明确可以追溯的人工驯化历程,更多的是流传于人们之间的真假难辨的故事。
这些故事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最终主角都发现了咖啡的精华——咖啡因的兴奋作用,然后通过水煮获得了一种能让人驱走疲劳、保持头脑清醒的神奇饮料。
且不说咖啡的功效,咖啡在西方传播发展的历史也十分神奇。最早大规模使用咖啡提神醒脑的是一个与炼金术有关的神秘宗教团体。
炼金术本身在西方就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存在,炼金术师毕生只研究一件事儿:怎么把五花八门的金属变成黄金,而且还是那种摸一下就变黄金的“点石成金”。
*最近火热重映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的魔法石,就是能够“点石成金”的炼金术产物(图源豆瓣)
这种玄乎的玩意儿传入阿拉伯半岛后,和伊斯兰教结合,出现了更加玄乎的一种宗教派别——苏菲派。他们相信通过一些冥想修行可以让灵魂“点石成金”,就是与神灵精神合一。
提到灵魂修行,其实就是冥想,想长了人就容易睡觉,一睡着见的就是中国的庄周了而不是伊斯兰教的真主。大概苏菲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睡觉,就开始食用咖啡。本来苏菲派就够神了,这种只能在仪式时候喝的东西就更神了。
既然是神秘的存在,价格当然要对得起这个身份。炼金术师们的“点石成金”,最后实现在了咖啡上。自从欧洲人爱上它之后,这一颗小小豆子的经济价值早已无法估量。
在十八世纪时,欧洲两大殖法国和荷兰为了争夺殖民地大打出手,请求中立的巴西官员出面调停,答应以一袋生咖啡豆作为报酬。
然而在调停后,荷法翻脸不认人,拒不交豆。jbo这个巴西官员只能给法国总督戴了顶绿帽,成功地从总督夫人那里得到了咖啡种子,引种到了如今咖啡第一大国——巴西。
在中国,咖啡是随着清朝末期经商的洋人传入的,西方人离不开咖啡,走哪儿带哪儿,连到千里之外的中国也不例外。
当然,早期中国也有对“Coffee”的其他音译,比如“磕肥”一类的。jbo不过“磕肥”这个词对于高贵的咖啡显然是有点侮辱了,于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咖啡进入中国后,迅速席卷了清末至时期上层人的生活,的咖啡文化也以上海租界作为中心慢慢发展起来。由于物以稀为贵,咖啡成为了身份和修养的象征。
说起那个时期,衣香鬓影加咖啡美酒,仍旧是许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画面,可能还配合着“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的曲调。
虽然现在咖啡已经成为了寻常百姓家的消遣,但早期咖啡文化的遗韵仍旧存在,“小资”“格调”“优雅”都是咖啡的代表词,咖啡的贵气始终没有消散。
1904年,一位名叫田德能的法国教父在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朱苦拉村传教,并修建了一座教堂,在教堂周边种下咖啡树,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咖啡。
早期,宾川有咖啡却没有咖啡豆的炒制技术,直到上世纪70年代,越南归侨带回了越南咖啡豆炒制法和滴漏式喝法,宾川人才真正实现了“咖啡自由”。
于是,可能是宾川独有的咖啡消费形式诞生了:塑料大饮料杯+吸管+冰块+大裤衩+拖鞋,树下随意摆放点塑料桌椅、板凳,一家咖啡店便成了。
说到这里,九月来了,十一假期还会远吗?如果去大理鸡足山旅游的不要忘了来一杯宾川咖啡哦,雀小仙向你保证绝对是你没喝过的味儿!
张晓芳.朱苦拉古咖啡林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7(9),101-104.